黄昏时分,一盏盏油灯在乡间次第亮起。这不是普通的农家,而是遍布各地的"夜学堂"。白天劳作的农人、工匠、商贾,趁着夜色前来求学。
叶知秧站在一所夜学堂外,听着里面朗朗的读书声。这是明德堂推行全民教育的成果——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,而是照亮每个人的明灯。
"先生。"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。是李宝春,当年的优秀学生,如今负责推广乡村教育。"您来得正好,今天有个特别的课。"
走进教室,叶知秧看到一个让人感动的场景: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农正在教授改良农技,而台下的听众既有年轻力壮的庄稼人,也有蓄着胡须的商贾。
"这是我们的民智课。"李宝春解释,"让有经验的人来分享智慧。今天老汉讲的是他摸索出的水稻种植方法,比官方推广的还要适合本地情况。"
叶知秧点头赞许。这正是她一直强调的: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,而是智慧的互相启发。
课后,老农有些不好意思:"我就是个种地的,能在这里讲课,真是..."
"您的经验就是最好的学问。"叶知秧说,"这些年,您改良的种植方法帮多少人增产了?这不正是实学致用吗?"
正说着,又一堂特别的课开始了。这次是个年轻的商人在教授算学,但不是枯燥的公式,而是活生生的实例。
"比如说开铺子,"他拿出算盘,"进货要算成本,卖货要算利润,还要预留流动资金。这些都是要精打细算的。"
台下的听众听得入神。一个小贩感慨:"早知道这些道理,我也不会赔那么多钱了。"
这时,林月笙也来了。他微服私访各地,就是要了解全民教育的实际效果。
"陛下,"一个识得他的老者上前,"自从办了夜学,我们村子真的不一样了。不只是认字算数,连思路都开阔了。"
确实,教育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。李宝春取出一份统计:
-农民学了农技,产量提高了;
-工匠学了新法,手艺精进了;
-商贾懂了算学,生意兴旺了;
-妇人识了字,能教育子女了。
最令人欣慰的是,这种变化正在代代相传。一位母亲含泪说:"我虽然认的字不多,但也要送孩子来读书。不能让他们像我们这一辈一样目不识丁。"
但挑战依然存在。有地方官员反映,一些势力在暗中阻挠,说什么"民智一开,难以管束"。
"这正说明全民教育的重要性。"叶知秧说,"越是有人想蒙蔽百姓,我们越要让知识之光普照四方。"
为了打消顾虑,明德堂专门编写了《民智纪实》,记录各地全民教育的成功案例:
-有的村子因为农民识字,成功引进了新品种;
-有的镇子因为工匠学艺,发展出了特色手工业;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www.baquge.cc www.cwzww.com www.9kutxt.com www.shuhuangxs.com www.du8.org相邻推荐:七零:不嫁知青,嫁军官 穿成炮灰小县令后我逆袭成功 九尾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 宗门我说了算 民国第一侠女 神耳偷仙,诡变求存 快穿:跨世界【综影视】 光系异能者的影漫之旅 从二十三岁遇见你,重新开始 千年照孤影 重生九零当家小媳妇赚麻了 玄门都领袖我在两界当祖师 抗战之神秘单兵 被贬后,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! 六道轮回:乾坤牢笼 摄政王的霸道王妃和坑爹儿 新婚夜你找白月光,我走上巅峰你悔什么? 女帝请翻牌 风云箓